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共和革命之父孙中山》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23:09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14、保路运动

14、保路运动

1896年盛宣怀被任命为铁路总管,他想从政府,民间和外国贷款多渠道筹集解决建设资金,但主要资金来自后者。1898年美资中国发展公司贷款建广汉线;1900年以后,中国人开始介入铁路建设,由中国人投资设计建造的同等质量的铁路,比外资建造便宜约30%;湖广铁路,汉川线和重渝线均予民建,但由于集资缓慢,故以张之洞为首的中资于1905年以675万美元赎回这些线路的建设权,并向香港政府增贷120万英镑。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人民被允许自建铁路,四川人被允许自建汉重线和重渝线。[1]然而地方省的能力和资源远远不足,尽管增加征收土地,大米,财产和工资税,湖北仍仅能筹集500万,而建设资金需要6000万;广东仅能筹集一半资金;四川仅少数绅商愿意认购,而铁路公司经理又贪污了200万,使得情况更糟。1908年清庭任命两湖总督张之洞负责广汉线和汉重线铁路建设,他主张实行国有化并由中央控制,引进外资加速经济发展,以提高国防实力[2]19096月张之洞与英、德、法、美四国银团协议贷款600万英镑,但105日富有正直声誉的张之洞去世,由盛宣怀继任,1911年盛升任交通部长,使贷款进展推迟。[3]

1911年春,清庭批准盛宣怀手下官员Shih Chang Hsin的建议:干线收归国有,支线或次要线留给民办。59日盛宣怀下令将广汉线和汉重线收归国有。尽管民间强烈抗议,四国银团依母国势力,不让步放弃;520日盛宣怀与四国银团按年息5%40年为期贷款600万英镑后增至1000万英镑(此时,美国大财团摩根否决了孙文的风险贷款建议)。中国企业家们,尤其是省地头面人物非常愤怒,不仅是因爱国主义真情和省的荣誉,还因他们在铁路事业中的利益受损。于是四省绅商和平民皆强烈反对铁路国有化和外国资本入侵,他们组织保路俱乐部捍卫投资利益和权利,派代表团进京上诉请愿,要求解除出卖利益给外国人的盛宣怀的职务。617日清庭提出补偿投资者的方案:用政府债券的方式,在铁路赢利后十年内偿还两湖投资者100%,广东60%,四川40%。四川由于省铁路公司将集资款用于投机投资造成亏损,并查明官员贪污,政府对700万资金和实际建设费400万仅按6%补偿,因此四川人极为愤怒。[4]

1910年新国会成立,一半是各省议员,另一半由宫庭成员组成。皇宫提出了建立议会政府的时间表,承诺将于1913年成立议会。

四川省议会领头抗议不公待遇,他们代表绅士,地主,富商的利益,指责北京背叛四川人民的利益予外国人。政府贷款及铁路国有化的决定事先未与省议会协商,在唐绍仪和前都军鼓励下,省议会组织学生和四川人民,要求推迟国有化计划,并弹劾盛宣怀。1911824日,六万多四川人在成都集会,群情激愤,宣誓停止付税,罢工,罢市,罢课,并悼念光绪皇帝。新都督赵尔丰下令逮捕绅士代表,在军队与示威者之间爆发公开冲突。结果在中国最大的省份爆发骚乱造成32人丧生,随后四川人与政府军对抗战斗加剧,大多数省议员主张君主立宪,当他们的要求被拒后,转而同情革命。此时四川出现了发动革命的良机,但同盟会未能抓住此机会。731日宋教仁和其他来自长江流域的怀疑孙文的南方倾向的其他领导人,在上海建立了党的中央办公室,他们期望在家乡省份发动起义。然而时局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以致尚未准备,直至107日,当四川骚乱被平息时,他们决定起义准备应当推迟。

在湖北其他革命团体确不愿意等待,从同盟会中分裂出来1907年成立于东京的共进会,吸收当地会党成员,另一团体以“自由社”名义,在新军中吸收了数千名士兵;两者皆由学生们领导。与同盟会不一样,他们组成半自足的战斗实体,其领导人并不寻求资助或外国支持。他们的意识形态比同盟会松散,对共和主义认识模糊,但决意摆脱满清;更重要的是,这些战斗力量集中在中国,而非海外,使之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举事。这两个组织于9月达成协议,与上海和香港同盟会领导人保持松散联系的同时,他们计划于10月中旬起义。[5]



[1]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3

[2]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49.

[3]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4

[4]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4

[5]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