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共和革命之父孙中山》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23:14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16 辛亥革命真相

16  辛亥革命真相

郭国汀

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宗旨乃是:推翻专制,创建共和,推翻满清,创建民国。辛亥革命前后著名革命烈士有秋瑾,邹容,黄兴,宋教仁。

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

终结了中国2000年君主专制,创立了共和民主制,变传统的孔子国家体制为基督教国家体制。取代儒家以皇帝作为天子的概念,由民权取代君权;中国不再属于天子,或任何帝国家庭,而属于全体人民。革命的成功,不仅完成了268年的民族革命传统梦,而且超越狭隘的种族考虑,将政治权力从一个满族集团解放出来,扩展至全体中国人民[1]因此1911年革命,彻底推翻了传统的国家结构体制[2]。它不仅是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而且终结了儒家国体儒学主义,所有的传统政治,社会,智识和道德的基础,被减低至微不足道。孙中山及追随者们予孔子国家体制予最后一击,在此意义上,孙中山的工作实质上是破坏性的[3]。其不足和缺陷在于:建立共和的观念,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太过理想化,而未考虑既存的条件。革命的理论缺乏对历史条件提供的政治可能性的深层剖析。他们是生活在理论世界而非现实世界[4]。面对政治阴谋和无所顾忌的军阀,王朝的崩溃和传统国家观念的终结,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化,新的权力中心开始在各省形成,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甘肃,陕西皆形成了独立的中心政府。而西藏,新疆,蒙古和满洲亦于1911年后事实上独立。革命导致一段期间持续的内部冲突,地方因素时常伴演着至少与意识形态同等重要的作用。革命的迅速成功,从19111010日到191211日仅83天。然而革命不完善留有过多遗憾,多数人致力于推翻满清和建立共和,几乎无人关注民主和重建民生的重要性。故迫不及待求和平,并愿意与毫无原则的袁世凯妥协,而反对孙文,视他为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三民主义,则抛弃民权和民生主义,他们忽视孙文的革命三阶段计划。孙文对他的党的失望,是他辞去总统的主要原因。他问道:“没有革命重建,革命的总统有何用处?[5]

 

辛亥革命的起源

孙中山自1895年至1911年春策划了十次起义,最后一次的广州起义100多名敢死队战斗了一夜,终因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86名起义者被清庭杀害,即有名的黄花岗72烈士。[6]

革命运动主要成分是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章炳磷,蔡元培,及许多对中国传统所知甚少的留学欧、美、日的学生,他们对西方文明和教育所知十分有限;他们没有真正的能力或技能,只是想在即将来临的新政府中谋取一个有利可图的官职。但仍有少数学生回国积极支持革命,帮助构建革命的基础,对传统文化和既存秩序有破坏性影响。

辛亥革命的主力是新军士兵。军官大多系归国留学生,无论是基于理想还是个人雄心,倾向于革命,他们加入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工商界尤其是华侨支持革命亦起了重要的作用。革命知识分子和学生大多来自官员和绅商家庭,即便官派留学生亦同属同一阶层。他们的观念必然或多或少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因此,即使在绅士统治阶层,进行宪政根本改革甚至革命的观念亦广泛流行。事实上,绅士阶级整体,含有从保守拥护传统体制到最激进的共和革命的各种意见。

引发辛亥革命的是保路运动1896年除了俄,日在满洲建造的铁路外,中国自建者仅250公里。1911年政府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想将铁路国有化,实际上是将民间自筹自建的铁路收归国有,转由外国人承建。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四省。[7]1911年春,清政府决定对铁路国有化,引起民间投资者反对,尤其是湖南,湖北,广东和四川。广汉线和汉重渝线,是由私人集资兴建。事实上,广汉线直到1936年,重渝线至1952年,而汉重线直至1970年才建成。四川绅士反抗最激烈,因为清庭仅同意予四川投资者40%的损失补偿,同时视为对本省利益的威胁,他们利用哥老会和其他秘密会党,煽动群众运动。保路运动迅速发展成武装起义,漫延全省。清政府从武昌调兵前往四川镇压引发武昌起义。

由于袁世凯背叛维新运动,出卖光绪给慈禧,受重用任山东总督。载丰于1909年逼迫袁辞职。而1911年清政府袁世凯是唯一能救清庭的人。

使国民党政府失去美国同情,著名案件是李公仆,闻一多教授被暗杀案,尽管所有官方均拒绝承认,被归因于国民党特务。[8]

辛亥革命背景和性质

满清王朝的腐败无能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持续受外国羞辱,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被迫定立了一长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80-90年代附庸国的丧失,外国人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租界完全脱离清政府管辖,辛丑条约后列强依条约有权在各条约港口驻军,外国军舰随时在中国长江及沿海巡游如入无人之地,昔日骄傲的中华帝国风光不再已沦为半殖民地。

民族革命的传统。中国人的反满情感在268年期间从未中断,顾炎武,王夫之,号召反清复明,洪门天地会哥老会的活动,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革命,此起彼伏。

外国的影响。英国1688年革命,美国1774年独立革命,法国1789年革命,民主,独立,人权,平等,自由等观念为中国青年接受。

政治革新的需要2000年君主专制使中国没有实质性进步,而是循环往复原地踏步。孙中山发起三大革命: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民主革命建立共和和大众主权;社会革命平均地权预防资本主义极端。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

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域外管辖权的由来1784年,第一艘美国商船抵达广州,直接挑战英国半世袭的垄断地位,一艘英国商船Hughs女士号,因发射礼炮误炸死两名清政府官员,清庭逼英国人交出炮手,否则停止通商;英国人被迫交出炮手,后被清政府按中国法庭审理后勒死。这一事件引发中西法理不同,直接导致日后域外司法管辖权。[9]19432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与美国签署条约废除了所有包括域外司法管辖权的不平等条约,随后废除了所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条约,然而,19501月,毛泽东派周恩来与斯大林签署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居然规定苏联人在东北享受域外管辖权,不受中国政府司法管辖。

革命主力新军的诞生。袁世凯1895年因镇压朝鲜叛乱,被授权训练和组建一个旅的新军,他亲自选拔了一批军官,日后皆成长成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段祺瑞(1916-1920年总理),张勋(1917年帮助清庭复辟),冯国章(1917-1918年总统),徐世昌(1918-1922年总统),曹昆(1922-1924年总统)。[10]

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维新派曾求助于袁世凯将慈禧永远清除出政治舞台,但袁背叛了改革派,回报是山东都督,他镇压义和团,继承李洪章,1901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著称的两湖总督张之洞,按德国军队模式组建自强军。19041212日,军事重组委员会批准建立全国统一军队,陆军36个师,附加各级军事院校。每师有两个步兵旅(每个旅有两个团,每个团有三个营,每个营有四个连)一个炮炮兵团(九个炮队,54门大炮)一个机械化团和一个后勤团(各四个连)。每个师平时编制12512人,战时通过步兵连翻番扩充为21000人。但实践中,中国军队从未配备大炮,机械化装备,步兵能有来福枪已相当不错。[11]

袁世凯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后,立即创建了保定军校,1905年袁扩充北洋军至6个师。张之洞的自强军实力仅次于北洋军,他的军队为第8师和第21旅。19061118日袁世凯建议他的第1356师(占袁之北洋军三份之二)移交给战争部直接指挥。1907年初,新军成就显著,但仅袁世凯和张之洞尽力训练新军,训练36个师的新军计划远未完成。

陆军在1911年辛亥革命危机时,皆不愿为清王朝而牺牲。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主要受美国宪法和当代美国政治理论的影响。[12]他几乎未考虑军事问题。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政治传统亦不精通。1898年后,孙中山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巨大挑战。1905年以前孙中山更多依赖会党,采用犯罪手段远比革命多。1905年兴中会解散,重组成同盟会,大量留学生加盟,孙中山的目标始终是民主,尽管他愿意把握任何机会,愿意妥协。

晚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军事体制。陆军的扩张,导致外派大量留学生,日本成为重点。1907年夏天慈禧公开允许立宪,亦命令于1912年提前十年完成组建36个陆军师的计划。由于中央政府缺乏财政创建陆军师,故由各省自行解决扩军财政。19079月慈禧提拔袁世凯和张之洞至最高层参与顾问与决策,使两者皆脱离直接指挥各自的军队权。在军事和财政问题上,载丰皆奉行集权和侵犯各利益阶层的政策,结果引发了1911年革命。190910月摄政王将海军从战争部分出,置于其兄长Tsai Hsun和萨镇冰控制下。参谋长由其另一兄长Tsaitao担任,战争部长Tieh-lian被解除后由Yin Chang取代。1894年中国海军已有65艘大型军舰,53艘鱼雷艇。分为四个舰队,最大的是北洋舰队,1894917日在甲录江口,12艘北洋舰队战舰与12艘日本舰队战舰决战,结果北洋舰队四艘战舰被击沉,四艘被重创,而日本军舰却毫发未损![13]

君主立宪19088月颁布的宪法草案,实质上是1889年度日本宪法非常保守的抄本。1114日光绪皇帝死,次日慈禧皇太后亡。死前慈禧太后令三岁的宣统继承皇位,由其父恭亲王摄政。由于新摄政王载丰恨袁世凯1898年背叛光绪帝,故于190922日解除袁世凯的一切职务。张之洞也于190910月去世。此后载丰主要依赖皇族顾问主政。

政治体制。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于1908年去世,光绪的弟弟载丰成为新摄政王。慈禧活着时便进行了大规模改革,许多内容与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相似;省议会已建立,清庭承诺国家议会将成立,由人民分享政府;宪法已颁布,国家成为立宪君主制;1905年废除科举;不再有区分特权统治绅士阶级与普通大众的任何标准;因此废除科举,不可避免地解体既存的政治和社会秩序[14],其他改革承诺清政府却一再拖延,很快就变得明显,满族并不真准备让出任何他们主张的统治或任何在中国社会和政治体制中的特权;1911年春,满清成立了一个内阁,13名部长,9人是满族,其中5名是皇亲;结果中国人日益倾向同情革命。慈禧死前承诺1908年开始,按九年计划实施立宪,到1917年实现宪政。省议会自摄政王主政时开始形成,成员主要是绅士阶级,满族占主要部份191011月摄政王答应于1913年实现完全宪政。但是19115月清庭进一步损害其信用,当其废除总秘书处和总咨政委,并由一个由各部部长组成的西式内阁取代时,绝大多数部长皆是满族人(13名部长,9人是满族,其中5人是皇亲)其中汉人交通部长盛宣怀却因铁路国有化计划引发1911年革命。[15]

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科举,直到1895年以后,主要官员张之洞才使教育改革优先。1901年后,政府本身扩大改革,创建新学校迅速发展,1902年仅淅江一省至少兴建了36所新学校,绝大多数是由绅商主办。1904年后,教会和国办女子学校持续发展。1907年正式承认女性受教育权,但仅1-2%女生。1909年全国已有5000所小学,接纳150万学生。[16]

工业的发展1895-1911年工人由10万增加至60万,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大城市。1880年上海人口仅107000人,1911年剧增至1250000人;1858年和1860年俄国吞并中国A以北,乌苏里河以东大片领土,清政府放开让中国人移民东北。1871年俄国强占新疆伊犁大片领土,1874年一支日军登陆台湾,以报复船只失事漂落流球群岛被危害为由[17]。李洪章主张加强海军防卫日本侵略;左宗堂主张应加强内陆防卫,因为西方列强主要出于商业利益,而内陆敌人则不但商业入侵,而且领土并。最后清政府采纳左宗堂的建议,派左扫平新疆入侵之敌。1875-1878年左宗堂赶走俄国人,重新夺回失土。

武昌起义势不可挡

1911年秋,武汉地区各类会党吸引了约56千湖北新军士兵,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911109日,革命者在制造炸弹时意外爆炸,引来苏联警察当场逮捕三名革命者,并查出新军中革命者名单,中国警察随后袭击了一个会议逮捕32人,次日凌晨处决三人。首义是武昌第八机械化团,于10

我顶(0) 我踩(0) 收藏(0) 举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