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共和革命之父孙中山》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23:16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17、袁世凯趁虚劫权

17、袁世凯趁虚劫权

为平息公众愤怒,1026日清庭解职盛宣怀,释放被捕的四川绅士。同时,北洋军反击。112日夺回汉口,1127日取回汉阳,但124日南京失守。[1]

清庭派战争部长英昌萨镇冰镇压武昌革命,任命袁世凯任两湖总督,袁以脚疾未愈为由拒绝。北洋军官绝大多数是袁世凯旧部,半心半意打战,因而屡败。1111日萨镇冰被黎元洪说服反正。清庭别无选择,只好再度请求袁世凯,袁提出六点要求。19111027日袁被任命为陆海军总司令。冯国璋段琪瑞负责第一,二军。但袁仍不满拒绝就任,继续与清庭讨价还价,但为显示其控制局势的能力,袁指示冯国璋予革命军严厉一击,冯于112日夺回汉口。1029日清军第20师两位师长要求清庭在一年内启动君主立宪。载沣宣布他自已不适合作摄政王,庆亲王辞职总理。111日袁世凯被任命为总理。两天后,清庭急忙颁布19条宪政大纲,试图平息共和派。[2]20师司令因不满任命袁世凯任总理,拒绝承认该任命。他们与第6师司令及山西革命者阎锡山密约,联合进京阻止袁世凯回首都。第6师司令说“革命的主要障碍是清庭的走狗袁世凯,为完成革命,必须阻止袁世凯进京,一旦他返京,将对革命和我们均不利。”[3]袁世凯于是于117日暗杀了第6师司令。袁确保总理位,重新组阁,在帝国卫队安插亲信,完全控制了京津地区。摄政王载沣退休,领年薪5万。此时清庭仅剩下儿皇帝宣统和隆裕太后,成为袁世凯的傀儡,袁开始与革命者谈判。1110日前袁世凯三度派特使与黎元洪建议和谈,同时袁国定去见黄兴,建议合作联合行动。但革命者知道袁的花招和谈未果,于是袁下令进攻。1127日发生革命以来最激烈的战斗,数千人死亡,汉阳失守,双方均准备接受英国人建议的停火。许多中国人和有影响力的要人,均寄希望于袁世凯的政治才干,用协议解决替代残酷的战争。孙文的欧洲之行失利后,亦寻求和解争端。[4]但对此事实另一作者却说:“显示其力量后,袁停止任何进一步攻击,以示其仁慈。袁说服英国大使约翰乔丹121日指令英驻汉口领事调停双方停火,并派其和平特使唐绍仪前往上海与伍庭芳谈判。此时黄兴电告袁世凯,如果他支持共和体制并迫使清帝退位,将来共和国总统就归他”。[5]

大多数革命者认为袁世凯是唯一能够救中国免于内战并迫使清帝退位的人。孙文虽然不倾向于妥协,但作为理想主义者,只要推翻满清,牢固建立共和的原则,他几乎不介意是他还是袁世凯当总统。此外,孙文对他的追随者亦有点恼火,他们忽视他的三阶段革命程序和他的民主重建与民生原则。因持此种心态和知道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孙文愿意让贤。他幽默袁世凯说他接受临时总统仅是为了保持袁的常规总统[6]袁世凯仍不满足,令手下40位将军反对共和支持君主立宪。以筹集军费打革命者名义,他敲榨无助的隆裕太后8万两黄金。孙文被迫重申保证若袁世凯能避免内战,适当奖励等着他。当13日一群满清政府驻外使节敦促清帝退位时,袁世凯知道帝国的日子屈指可数了。袁世凯通知南京政府,如果共和国总统给他,他将引导清帝自愿退位。为防止袁世凯欺诈,孙文通过报纸提出权力移交的程序:袁世凯必须通知满清驻外使节官员;袁世凯必须公开宣誓支持共和;孙文将在接到清庭退位的外交使领馆正式通知后正式辞职;议会将选举袁世凯任临时总统;袁世凯必须宣誓忠于议会拟定的宪法,在此前不得撑握军权。[7]

袁动员他的朋友庆亲王向清庭施压,连胁带哄力劝隆裕太后,在革命者愿意提供的可观条件下体面退位,以免失去一切。117-19日帝国三次举行会议讨论退位议题,多数满蒙亲王反对退位,然后袁世凯指使他的50位将军联名声明支持共和。段祺瑞通知清庭,如果满清贵族怀疑共和,他将率军进京与之辩论,冯国璋亦公开对军队称他支持共和。配合这些活动,袁世凯派特使反复进皇宫敦促清帝早日退位。太后说“我知道国家是公共的财产,而非满族的私人所有的财产,但是由于满清已有268年的遗产,我仅要求光绪皇帝墓的维修,帝国家庭的地位不受贬低。”130日载沣和庆亲王劝说“既然政府军业已丧失斗志,在有利的条件下退位更佳。”191221日太后召袁世凯进宫,抽泣着说“我将各种事务均留给你判断,只求保持皇帝的尊严和荣誉。”[8]

南京政府提议予退位皇帝予外国君主的待遇,每年予400万银元津贴,允许皇帝住颐和园,保留通常数量的卫兵和服务人员。212日孙文警告说“如果不在两天内接受退位,这些要约将撤销。”当天,袁世凯公布了事先准备好的帝国赦书,他作为总理付署,所有内阁部长宣布清皇帝正式退位,中国25史最后一个王朝经历268年统治正式终结。[9]袁世凯在赦书中秘密插入一条授权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并与革命者谈判国家统一的条款,以示袁世凯的临时总统继承自退位的皇帝而非继承自南京政府。[10]

孙文对此非常恼火,但无可奈何。袁世凯当天宣誓支持共和,“共和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国家形式。。。我们永远不允许君主体制在中国再现。”[11]213日孙文辞去临时总统,并提议,若袁世凯接受三项条件:①南京作为首都;②袁世凯到南京就职;③遵守临时议会拟定的临时约法;则袁世凯作为其继承人。[12]次日临时议会选举袁世凯任临时总统,黎元洪任副总统,投票定都北京,只是由于黄兴干预才改为定都南京。218日南京政府派出一个由知名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北上迎接袁世凯。袁无意南下,指使手下士兵故意制造骚乱,为其留京提供合理理由。311日,孙文颁布56条的《临时宪法》;41日孙文正式辞去临时总统职;45日议会投票定都北京。



[1]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7

[2]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9

[3]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59

[4]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57.

[5]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0

[6]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1

[7]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1

[8]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2

[9]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2

[10]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2

[11]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2

[12]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