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共和革命之父孙中山》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23:31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24、袁世凯破坏共和体制

24、袁世凯破坏共和体制

轻易镇压二次革命后,使袁世凯的野心膨胀,不再满足于临时总统,他要当终身总统,准备最终实现皇帝梦。第一步,袁世凯促议会于1913105日颁布总统选举法,次日,议会两院举行总统选举,议会大厦外,袁派化装成平民的士兵,警察,便衣高喊“如果你们不选择我们要的总统,别想离开”。但袁世凯在头两轮投票时仍未达到法定选票。(一共759票,一轮471票,二轮479票)直到第三轮才通过。

191310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总统,临时政府转正。1031日议会颁布天坛宪法,采用内阁而非总统体制来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袁大怒,要他的将军们攻击其是不符合国情,是作为国民党控制议会的工具。当议会坚持原先的立场时,袁世凯干脆于114日解散国民党,以他们介入二次革命为由,取消358名议员资格(随后另取消80名议员资格)。结果由于议会达不到法定人数,将宪法,议会和反对党抛弃一旁,袁世凯获取实质上的独裁权。[1]

由于在乎合法性的重要性,袁世凯于1914318日召集国会,修改1912年临时宪法。22个省每省两名代表,首都和全国商会各四名,蒙古,西藏,青海各八名,一共60名。大会旨在将内阁制转变成总统制,并授权总统和议会制定新宪法191451日颁布新宪法。扩展总统任期为十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指定其继承人。袁世凯成为没有封号的皇帝,但袁世凯仍不满足,他不但要事实上的而且要法律上的皇帝。袁之子袁国定为了确保他的皇帝继承权亦极力促成袁称帝,1915年袁世凯已准备完全背叛共和。[2]为了预先阻止外国反对,袁世凯同意接受日本臭名昭著的21条,并分别与俄国,英国签署承认其在外蒙和西藏特殊利益的协议。[3]

由于政府财政困难,该贷款尽管对民族感情有损,却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违反临时宪法,袁世凯未要求议会批准。正是因这一宪法事件,仍犹豫不决诉诸武力的国民党,选择挑战袁世凯,同时,保留协商的大门;然而,国民党持续施压。5月孙文呼吁外国列强不资助破坏议会的政府,但是袁世凯仍获得贷款并据此行动;6月袁解除三名国民党都军的职务;7月初调军队进入战略要地;720日一位国民党将军(李烈钧)回击引发“二次革命”。此时孙文正因为大女儿之死而深感沮丧,但孙支持起义,黄兴再次采取了更积极的行动;军事并非孙文的强项,尽管有非官方的日本民间支持,革命从未有成功的机会,并于9月迅速崩溃。(据一份未经确证的日本来源的材料,孙文和黄兴同意日本政府的要约,提供他们2000万元和两个师的武器装备,代价是承诺割让满洲;该计划据称曾在东京政府表决)。[4]

袁世凯获胜不仅是由于他有更优势的军力和外国资金的资助,他亦获得更多公众支持。公众对纯共和事业的激情并不高,国家仍面临外部危险,因而公众更支持保守的国家统一。甚至有些资深的革命者亦反对二次革命。国民党温和派(分裂出的一个派别),继续留在北京议会。梁启超于191210月回到中国,是支持袁世凯的国民党竞争对手之一,甚至当袁世凯粗暴对待代议制政府时,梁警告并反对过早采纳共和制。[5]

106日,袁世凯施压议会选举他任总统,次日各列强(除了美国在5月已先承认)均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满足了他们对西藏,蒙古和其他问题的要求。袁世凯则在二次革命期间,便已开始恐赫和威胁议员,于114日驱除国民党议员,并宣布国民党非法。19141月,袁世凯干脆休止议会,随后数月确保了其独裁统治。[6]

191389日始,孙文再次避难日本。公共论同情他,孙文在超国家主义者中间有些密友,如T M,但日本政府如今对他不再那么有用,他们施压袁世凯让予满洲和内蒙铁路,但仍不满意。泛亚分子不得不等待另一次机会来资助孙文。另一方面,袁从二次革命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后,获得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更坚定的支持,孙文的声望再次坠落低谷。

那些先前称赞孙文自我克制的爱国行为的西方人,如今开始谴责孙文为追求个人野心而搅乱国家隐定。一个传教士将孙文与华盛顿比较,宣称孙文“不成熟”;而一位著名的美国传教士则归因于孙文“缺乏内心的平衡,除非色盲者这早已是明显的事实”。在随后几年中孙文的行为的某些方面,导致其他人亦赞同此看法。[7]



[1]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8

[2]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8

[3] Immanuel C.Y.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0.p.569

[4]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75.

[5]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75.

[6]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76.

[7] Harold Z.Schiffrin,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80.p.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