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民族英雄蒋介石》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4 05:53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35、蒋介石辞职

35、蒋介石辞职

虽然汪精卫此时采取的行动与蒋介石的清党并无二致,汪并无意与南京政府重新合作。他期望弥合国民党,但他坚持必须按他自已的条件为之。他甚至敦促第七军团司令李宗仁推翻蒋介石政府。唐生智亦猛烈抨击蒋介石。唐威胁用武力夺取南京。鲍罗庭认为应利用反动派的内部矛盾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他知道唐生智对蒋介石心怀不满且有永不满足的权力欲,鲍建议共产党应当促使唐生智发动东征反蒋的南京政府。唐生智似乎同意该建议,623日,唐下令他的部队准备东征。7月武汉军在张发奎、程潜、朱培德将军指挥下,聚集九江朝安徽进军。蒋介石被迫从北方前线抽调军队应敌。张作霖宣布自已是中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宗昌和孙传芳联军利用此机会,发起强大的攻势;北伐军被迫后退50英里退回长江流域至徐州抵抗孙传芳装备精良的军队的猛烈进攻,孙传芳和张宗昌于724日重新夺取徐州然后兵分两路,部分西进,冯玉祥部经几个月抵抗,保卫了河南省地盘;孙、张另一路主力则南下重夺杨州和浦口,将安徽大部分和江苏北部置于安国军辖下。[1]这是蒋介石自1926年北伐以来首次重大失败,损害了蒋介石的声誉,造成国民党高层进一步分裂,引发对蒋介石的批评狂潮;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皆批评蒋介石对国民党激进左派的政策,分裂了国民党。第一军团和第七军团司令拒绝继续服从蒋介石,南京要求与武汉政府及军队重新联合,并电告汪精卫,建议左右两派和解。汪推迟数日后答称:直到蒋放弃专制独裁权力前,没有希望和解。面对来自各方对他的权力的挑战,蒋决定让他们自已解决纷争,于是宣布辞去一切职务,决定回老家孝敬母亲和赴日本休息。[2]蒋介石于811日在日记中写道:“南北局势混乱,问题高度复杂。此时有必要坚定目标,冷静达观,随机应变。若能坚持这么做,最终必成胜利者。”[3]

812日在中执委和中监委联席会议上,李宗仁和白崇禧提议向武汉发出国民党两派联合的和平建议,意识到自已成为南京和武汉弥合的唯一真正障碍后,蒋介石作出出人意料戏剧性的举动,于当日提出辞呈。当晚蒋离开南京赴上海,次日蒋发表声明呼吁武汉与南京合作,陈述他降职的理由:

根据国父孙中山的教诲,我有两项永不放弃的决心。第一乃是我认可党是高于一切的,当党的利益处于危机时,党员必须无条件遵循党的原则,而不考虑个人情感和私人利益;第二乃是我视党的基础团结作为党员的最高责任。据此理由,我将竭尽全力与那些通过阴谋诡计,试图削弱党的基础使之无所作为的人坚决斗争。依第一项决心,我已将我的生命奉献给党,我将毫不犹豫服从党的命令;而依第二项决心,我期望每个党员,尽管意见不同,尽职尽责,捍卫党反对任何破坏党的企图,或滥用它的权力,象共产党曾经那样。。。”在结束语中他希望党员们:“我渴望武汉和南京两派党员抛弃偏见和互疑,求同存异,弥合异见。武汉的同志们来南京帮助指导党的未来;我渴望在湖北,湖南和江西指挥军队的我党同志,立即开往北方加入正在天浦铁路战斗的我军,以完成国民革命;③我希望湖北,湖南和江西当局将执行全面清党。

814日蒋离沪返回溪口,在一个淅江最高峰上的古佛寺院,回归安宁与静养。本希望很快就会被请回,但等了若干时日却不见动静,故他又去了日本。

炮轰南京数周后,孙传芳部于1927826日凌晨渡过长江南岸(L附近)。南京面临重大军事危险,直到内部暂时放下争论一致对付军阀,以压倒优势于8月底在龙潭经6天激战重创孙传芳军[4]。何应钦部,白崇禧部和李宗仁部受到杨苏春海军的大力支持,于831日攻克桥头。孙传芳数千人逃走,3万人投降,缴获30门重炮和35000支枪,孙部约一万人战死。北伐军的损失数目相当,但包括500名黄浦军校士官生,其中第五期军校毕业生一半战死。唐辞职于1112日去了日本。[5]



[1] Edward L.Dreyer, China At War 1901-1949, Longman London, 1995 p.147.

[2] Dick Wilson, China’s Revolutionary War, Weidenfeld and Nicolson(Academic) London, 1991)p.21

[3]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1981)p.221

[4] Wolfgang Franke, 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1851-1949,(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70) p.80

[5] Edward L.Dreyer, China At War 1901-1949, Longman London, 1995 p.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