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民族英雄蒋介石》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4 23:18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89.血战台儿庄

89.血战台儿庄

19371224日,韩复渠放弃济南,带上金银财宝和银棺材及省财政现金乘列车南逃,数日后青岛市长亦然;1938110日,青岛沦陷。韩复渠最后放弃军队逃往开封,随即被诱捕,经军事法庭审理于124日判处死刑1929年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联手反蒋介石之中原大战,是因为蒋用贿赂手段收买韩复渠,他背叛了冯玉祥率部投诚蒋介石,从而瓦解了反蒋联盟。

1938212日第3路军奋力反击令日军震惊,国军收回济南部分地区,国军51路军试图收复蚌埠但未果。蒋调第20路军至徐州,从山西调来第2路军,并令第3路军从后部袭击日军。1938314日,日军第10师,攻占太县等三座县城,但一一遇到国军顽强抵抗。

台儿庄东部,日军第5师从北面向临沂进军,国军阻击之。1938314-18日,和323日日军持续进攻,五天后,国军仍坚守该城部分。国军坚守临沂为消灭日军第10师创造了有力条件。于是汤恩伯的第20路军,孙连仲新赶到的第2路军,辛丰诚的第31师会战台儿庄(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似),切断日军后勤供应,日军空投物资大多落到国军阵地上。420日仅约2000日本兵力杀出重围,逃出台儿庄,日军第十师留下约16000具尸体及绝大多数武器装备。国军没有趁胜追击,由于李宗仁不执行蒋介石趁胜追击的命令,因他想保存实力,而不愿意将自已的精锐过分消耗,结果日军第15师卷土重来,于1938518日夺取台儿庄,并于20日取徐州;国军战死人数与日军相当(南郭注:李宗仁说日军伤亡20000余人,国军伤亡12000人;另日本人自已的说法则是死亡8000人)。另乔纳森写道:台儿庄战役国军大胜日军,日军死亡8000余人,但国军死亡数高于日军。

台儿庄会战是八年抗战最重要的国军胜战。一般归功于李宗仁和他的德军顾问。但蒋介石在决战最关健时刻飞到徐州前线也有一分功劳,当然孙连仲和汤恩伯亦值得称赞。[1]前军阀军官张自忠将军,是台儿庄会战指挥官之一,后在另一战役中因拒绝投降撤退,身负七处重伤最后英勇旬国而成为抗日民族英雄。

在台儿庄战役中,蒋介石下令增兵,将受德国训练的精锐汤恩伯部加入李宗仁部由李指挥。由于广西军头两次叛乱,蒋对李宗仁和白崇禧并不信任,委派了一位女特务打入其军部核心。蒋介石的座机降落在徐州机场时遇国军射击,蒋介石大怒要枪毙下令开枪的军官,还是白崇禧打园场说“那是士兵们对元首的最高礼敬”。当晚蒋介石下塌李宗仁军部,睡在李的床上却没有蚊帐,李自已睡外间却有蚊帐。于是蒋整夜不停地让卫兵轰蚊子,越轰蚊子越多,结果蒋和李整晚皆未能入眠。

虽然日军在山东南部的台儿庄遇重大失败,并由于1938年蒋军决黄河堤的阻碍,日军仍于193810月推进到武汉,同月占领广州,19392月攻占海南,19393月攻占南昌,19393月在南京建立伪政府,12月汪精卫抵南京就职总统。19393月以后,日军与重庆抵抗战线很大程度上保持隐定,直至1944年,仅在1939年底中国人试图发动反攻,日军又继续占领领一些城镇,1940年日军切断法属印支后,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中断,与外部联系仅剩下俄国与缅甸。

事实上,西方强国无意卷入中国的纷争。日本的现代化使之成为一个受尊重的西方国家。英国和美国确实应中国政府要求在布鲁塞尔开会讨论日本在中国特殊的未经宣战的战争。当日本抵制会议时,会议也就不了了之。面对欧洲法西斯的堀起,英国无瑕顾及东方,而且日本还是远东反共和抑制苏俄扩张的障碍,美国则尚未准备在太平洋与日本敌对,苏联则忙于国内大清洗。德国新外长(Joachim von Ribbentrop)日益亲日,即后承认满洲国,撤销中国军备出口合同,撤回军事顾问。[2]早期外国援助主要来自苏联,1937年中俄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提供飞机和飞行员用于反日英国援助帮助维持中国政府货币价值的稳定,法国则提供中国铁路贷款援助,在日军进入南印支那后,美国1941年才开始认真援助中国,19413月开始中国亦被允许纳入租借法案7月美国冻结日本财产,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3]



[1] Dorn, Frank, The Sino-Japenese War, 1937-1941,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aul Harbor( New York, 1974) p.146-158

[2] Jonathan Fenby,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The Pa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llen Lane,2008. P.287

[3] Wolfgang Franke, 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1851-1949(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0)P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