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中西正统的治国安民的政教学说概论
-——儒教、基督教和西方正宗政治学的综合

上传: 张国堂 | 发布: 2012-5-12 11:00 | 作者: 张国堂 | 来源: 原创 | 查看: 0

政府不得聚敛民财——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政府不得聚敛民财——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张国堂
2010年3月31日

  我读了蔡慎坤先生的博客文章《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何时才能出台?》及其评论,还读了张耀杰先生的博客文章《生命控诉:“现在知识太没用了”》及其网友的评论,我还知道成都金华村暴力拆迁迫使女主人唐福诊自焚而亡,我感觉中国政府前景很不妙。中国政府违背了儒学的基本常识,我希望政府官员们都要反省!
  政府对外国货币实行统购统销的制度,通过大量发行人民币,按政府的定价大量收购美元,积聚了2.4万亿美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的实质,就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聚敛人民的财富,这是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重大原因之一。
  我虽然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但对经济学的常识,我还是知道一点。经济学上讲:商品的生产会产生需求。为什么中国会导致严重的内需不足?为什么要压低人民币的汇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促进出口?难道中国人民就不需要那些出口企业生产的商品吗?不是中国人民不需要,而是买不起,因为中国民众没有钱。中国现时的工资太低,国家的税费过重,外国资本家赚的利润太丰厚。这是中国的商品生产不能产生足够需求的根本原因。
  节俭和储蓄虽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追求物质享受是所有人的本能。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的本能的动力往往大于道德的约束力。因此,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普通民众没有钱。
  中国民众为什么没有钱消费?是因为政府重财不重德。近几年来,政府的税收收入的增长率是GDP的近两倍。而房地产也是政府和豪强聚敛财富的机器。
  现在,我请政府官员们来读一段《大学》: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⑴。有德此有人⑵,有人此有土⑶,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⑸。外本内末,争民施夺⑹。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⑺。是故言悖⑻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⑼。
  朱熹注解说:
  ⑴先慎乎德,承上文不可不慎而言。德,即所谓明德。⑵有人,谓得众。⑶有土,谓得国。⑷有国,则不患无财用矣。⑸本上文而言。⑹人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则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也。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⑺外本内末,故财聚。争民施夺,故民散。反是,则有德而有人矣。⑻悖,布内反。悖,逆也。⑼此以言之出入,明货之出入也。自“先慎乎德”以下至此,又因财货以明能絜矩与不能者之得失也。
  【译文】(参考了梁海明先生的成果):
  因此,政治家首先要慎重地修养德性。有了美德,就会获得民众;有了民众的拥护,就会赢得国家的执政权;有了国家的执政权,就会获得财政收入;有了财政收入,就有权支配财政支出。
  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末梢。
  如果政府领导人在表面讲道德,而实际内心贪婪财富,那么民众就会相互争利,抢夺财富之事就会发生。
  所以,财富聚集在政府,平民百姓就会离散。财富散落在民间,民众就会归附在政府的周围。
  因此,政府官长每一政令违背正理公布出去,必将遭到平民的违背正理的抵抗;政府官员不依据道理肆意搜刮而来的财富,最终也会被别人用违背道理的手段掠夺而去。
  我再请政府官员们来读一段《大学》: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⑴足矣⑵。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⑶。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⑷。孟献子⑸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⑹”此谓⑺国不以利为利,以義为利也。长⑻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⑼矣。彼为善之⑽,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義为利也。⑾
  朱熹注解说:
  ⑴恒,胡登反。⑵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矣;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愚按: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用,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以至终篇,皆一意也。⑶发,犹起也。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⑷上好仁以爱其下,则下好義以忠其上;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⑸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⑹畜,许六反。乘、敛,并去声。畜马乘,士初试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此谓⑺以下,释献子之言也。⑻长,上声。⑼自,由也,言由小人导之也。⑽“彼为善之”,此句上下,疑有阙文误字。⑾此一节,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
  梁海明先生的【译文】(有所修改):
  创造财富有条重要的原理,这就是要使生产财富的人众多,消耗财富的人数减少。管理财富的人勤快,动用财富的人节俭。这么做才能使国家财富经常保持充足。
  具有仁德的人士使用财富来完善自身的品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仁德的人们却用生命去聚敛财富。
  没有听说过君王好仁乐義,而下面的臣民不喜欢仁義的道理;没有听说过下面的臣民爱好仁義,而不能帮助君王完成其事业的道理;没有听说过国家府库里存有财富,而财富不归政府首脑支配、使用的道理。
  孟献子说:“拥有四匹马拉车的大夫,就不该再去计较那些养鸡养猪之类的琐事;能够享用凿冰丧祭的卿大夫,就不应该再饲养牛羊;达到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就不应该收养那只顾聚敛民财的家臣,与其有这种聚敛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那种盗窃府库的臣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能以捞取财富为利益,而应该以倡导、力行仁義为利益。
  治理国家的君王专门致力于财富的聚敛,这一定是出自小人的主意。君王以为小人是心存善良的人,如果国君任用奸臣小人处理国家事务,那么天灾人祸就一定会同时到来。到那时,虽然有善人贤才出来收拾残局,也是无可奈何,挽救不了的。这说明治理国家不应追逐财富为利益,而应以崇尚仁義为利益。
  现在,政府的官员太多,吃财政饭的人太多,据说高达约七千万人。这严重违反儒学的治国原理。
  政府不得与民争利。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国原则。政府不应该经营工商业。政府经营工商业,必然与民争利。政府垄断某些工商业,这更错。
  中央政府要把增值税的税率降下来,降到5%左右。中央政府应该向地方政府让利,也向民众让利。17%的增值税税率太高了。政府应该大大降低增值税、营业税和普通商品的消费税的税率,适当提高所得税、财产税、奢侈品的消费税等的税率。要减轻穷人的税负,让富人缴纳更多税。富人要追求荣耀,钱财是身外之物。人们的尊敬、信任和爱戴才是君子应该追求的。富人多缴纳税赋,必能获得荣耀,必能赢得人们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富人赚钱的智慧是上帝赐予的,富人应该用上帝所赐予的智慧造福人群。
  由于不论企业是否有盈利,企业都要缴纳高额的增值税或营业税、印花税等税,这就增大了新企业产生的困难,这是阻碍创业的重大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失业的重大原因。
  省人大应该有决定征税的权力。这样,就使地方财政不过多地依赖出售土地的收入。地方政府财政的困难,是强制拆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可以对矿产资源开征资源税,对富人的房产等征收财产税。要把城市居民的房产的土地的所有权免费地归于其居户。政府不可对自己的人民刻薄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