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民族英雄蒋介石》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4 05:39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25、北伐雄师所向无敌

25、北伐雄师所向无敌

19263月初,奉系张作霖与冯玉祥军在天津大沽展开争战;冯在港区布雷,张聘日本战舰助战,日本和其他列强给北京政府最后通谍,立即在北京、天津地区停战。段其瑞没有实权命令停战,北京学生同情国民党(此时冯与国民党合作)指责段其瑞丧权辱国,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1926318日学生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抗议示威,反对段其瑞政府。段的军队向群众开枪,死47人,伤200人,引发全国性抗议。当段其瑞得知枪杀学生事件后痛心疾首,认为自已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他特意到屠杀现场长跪不起,向亡灵忏悔,并从此终身素食,随后查处了责任人。“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全国学生的统一口号。[1] 同时,冯玉祥军在奉军与直隶军联合进攻下溃败。冯随即辞职出国,将军权交给他的部下,他的军队撤回西北,他则赴苏联考察。在苏联期间,冯认识了邓小平,回国时邓小平成为冯玉祥的军中顾问。北方军阀混战为蒋介石发动军事北伐提供了一个最佳机会。蒋认为新军阀之间的联盟仅是乌合之众,故决定发动北伐,实现孙中山的遗愿。[2]

蒋介石果断处理中山舰事件的杰出表现,提高了他的道德声望。他的务实的逻辑和勇气,使他赢得党内支持;而他杰出的说服能力又使他令犹豫不决的国民党内意见统一。416日他被任命为国民军事委员会主席。64日蒋召集中央执委会和中监委会议,提出北伐不能再拖延。次日蒋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71日蒋以国民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签发北代令,“为保护人民我们必须推翻所有军阀,扫除反动势力,以便实现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74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公告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北伐。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授予蒋介石除了国民党本身以外,控制所有组织,无论是军事的还是民事的,公的还是私的权力。78日蒋介石宣誓就职北伐军总司令,[3]次日蒋正式命令并宣布:①他将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其在中国的走狗发动不妥协的勇猛战斗;② 号召中国所有的军事指挥官加入革命队伍,反对外敌以便早日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③他将尽力推动促进人民与国民革命军之间的和谐,使之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4]

北伐军由七个军约十万人组成。何应钦任第一军司令;潭元凯第二军;朱培德第三军;李济深第四军;李福林第五军;程潜第六军;李宗仁第七军。第一军由黄浦军校毕业生组成,第四军由旧广东军,其余大部分由不合格的军官指挥,许多人仅是投机革命。武器装备差,仅有几般小战舰和一支有3架战机的空军。

北方军阀实力大得多。吴佩孚有25万人驻河南,湖南,四川,贵州和其他省;孙传芳20万人,驻江苏,淅江,安徽,福建,江西;张作霖35万人驻满州,直隶和山东。武器装备也远比北伐军强得多。但北方军阀几乎不理解国民革命军的性质,他们相互间争吵不休,为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和扩充各自的地盘时常开打,他们均瞧不起南方的战士。他们相互间的敌对态度阻碍了他们真诚合作以反击敌人的进攻。因此,使得国民革命军能够实施各个击破的战略计划。当他们意识到结症所在时,北伐军已卡住他们的咽喉。

蒋介石的首个目标是湖南省,湖南督军曹衡蒂与吴佩孚结盟。早在北伐前,蒋介石便已说服曹衡蒂手下的唐生智将军里应外合,不久唐生智即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司令。北伐军711日轻取长沙,仅遇轻微抵抗北伐军于822日占长江上的一个战略港口永州。此时北伐军已控制湖南全省,武汉近在眼前,当北伐军推进到汀四桥时遇到激烈抵抗,其东面是一高耸的悬崖天然屛障,西北和南三面环水,系易守难攻的绝佳战略要地。吴佩孚令其部下死守,并亲临现场指挥,但他尚未抵达前线时,汀四桥已落入北伐军手中。吴调来两个师,由督战队督战,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经强攻于827日夜夺回汀四桥;但是在北洋军未及有时间重新布阵之前,蒋即下令反攻,于828日晨北伐军又夺回汀四桥;不久吴的军队再度夺占汀四桥,第四军由于首当其冲故损失惨重,蒋下令第一军增援第四军,经激烈战斗,英勇的北伐军终于最后夺取汀四桥。

91日吴佩孚在汀四桥战败后,匆忙计划防守武汉三镇,武昌的战斗极为血腥残酷,在夜幕掩护下,北伐军三次进攻,皆被城内的轻、重机枪构成的密集火力网打回。同时汉口和汉杨皆落入北伐军手中,武昌陷入四面包围之中。吴佩孚坚守孤城近一个月直到1010日才率一度强大的直隶军残部突围撤退至河南。

北伐初期蒋的战略计划是,“攻吴佩孚友孙传芳稳住张作霖”。据此,820日蒋介石发了一份电报给孙,恭维孙“维护了东南五省的秩序和稳定”,并询问孙是否愿意随革命浪潮,加入革命大军。如果孙决意参加国民革命,蒋向他保证,蒋将向国民政府提议任命孙传芳任东南五省军队总司令。

孙传芳轻蔑地拒绝蒋的要约,他决定血战到底。831日孙传芳令野战司令卢湘庭保卫江西,抵抗正在进军的北伐军。96日在卢未及完成按详细计划布防,北伐军即开始了进攻。919日南昌易手。卢湘庭在其九江总部通过九江——南昌铁路增兵反攻,并于921日夺回南昌。次日,北伐军第六军在新增一个师的增援下,重新夺回南昌。但未能守住,第六军被迫再次撤离南昌。此时武汉战役已接近尾声,蒋介石于102日抵离南昌60公里的高安,亲自指挥战斗,蒋同时带来第四军的后备部队和部分第一军官兵参战,南昌最终于1926117日落入北伐军手中。[5]

南昌战役是整个北伐决定性的战役。孙传芳军第六师师长和旅长皆被俘,孙军最精锐部队全军复没,孙本人逃至南京;因此,江西,湖南和湖北转归国民党控制。

击溃孙传芳后,清除了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孙传芳向张作霖求援,张于1926121日自封“安国军”总司令,任命孙传芳和张宗昌为副总司令。张的军事计划是让总部迁至河南郑州的吴佩孚沿京汉铁路进军湖北;同时孙传芳部进军福建;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协助吴佩孚的湖北战役;同时,张宗昌的山东军协助孙传芳。与此同时,孙传芳在福建的司令周应人逃至淅江。北伐大功即将告成,虽然北面还有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冯玉祥仍有相当实力,但北伐军胜利进军势不可挡,然而此时,国共两党却展开了生死博斗。[6]



[1]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1981)p.181

[2] Dick Wilson, China’s Revolutionary War, Weidenfeld and Nicolson(Academic) London, 1991)p.9

[3]  Jonathan Fenby,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Allenlane Penguin Books, 2008)p.114.

[4]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1981)p.182

[5]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1981)p.185

[6] Dick Wilson, China’s Revolutionary War, Weidenfeld and Nicolson(Academic) London, 1991)p.10